移动端

您所在的位置:好博体育设备网>技术首页>技术文献

欢迎联系我

有什么可以帮您? 在线咨询

FZB氟塑料合金自吸泵的技术分析

来源:永嘉县大西洋泵业制造有限公司   2025年07月14日 10:19   30

 FZB氟塑料合金自吸泵的技术分析:

  FZB氟塑料合金自吸泵概述:

  FZB氟塑料合金自吸泵,适合于在-85℃~120℃温度的条件下长期输送任意浓度的任意介质:酸、氧化剂及腐蚀性介质(禁输快速硬质结晶体介质),过流部分全部采用聚四氟乙烯等多种氟材料经过合理配方模压,加工而成,它集多种氟塑料之优点,具有特强的耐腐蚀性,并具有机械强度高,不老化,无毒素分解等优点。

  FZB氟塑料自吸泵特点:

  FZB氟塑料自吸泵zui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自吸功能,可抽送低于泵安装位置以下的液体,且性能稳定,操作简单,只需在泵*次使用前灌液后,第二次及以后使用则无需灌液,直接开机即可,自吸高度可根据介质密度在2至4米内确定,是替代体型笨重的液下泵的*选择。

  FZB氟塑料自吸泵是按标准并结合非金属泵的工艺设计制造。泵体采用金属外壳内衬氟塑料,过流部件全部采用氟塑料合金制造,泵盖、叶轮等均用金属嵌件外包氟塑料整体烧结压制而成,轴封采用外装式*的波纹管机械密封,静环选用99.9%氧化铝陶瓷(或氮化硅),动环采用四氟填充材料,其耐腐耐磨密封性*。泵的进出口均采用铸钢体加固,以增强了泵的耐压性。实际使用显示,该泵具有耐腐、耐磨、耐高温、不老化、机械强度高、运转平稳、结构*合理、密封性能严格可靠、拆卸检修方便、使用寿命长等优点。

  氟塑料自吸泵的工作原理:

  普通离心泵,若吸入液面在叶轮之下,启动时应预先灌水,很不方便。为了在泵内存水, 吸入管进口需要装底阀,泵工作时,底阀造成很大的水力损失。而氟塑料自吸泵不同,顾名思义自吸泵,就是在启动前不需灌水(安装后*次启动仍然需灌水),经过短时间运转,靠泵本身的作用,即可以把水吸上来,投入正常工作。

  自吸泵按作用原理分为以下几类:

1.气液混合式(包括内混式和外混式);

2..水环轮式;

3.射流式(包括液体射流和气体射流)。气液混合式自吸泵的工作过程:由于自吸泵泵体的特殊结构,水泵停转后,泵体内存有一定量的水,泵再次启动后由于叶轮旋转作用,吸入管路的空气和水充分混合,并被排到气水分离室,气水分离室上部的气体溢出,下部的水返回叶轮,重新和吸入管路的剩余空气混合,直到把泵及吸入管内的气体全部排出,完成自吸,并正常抽水。水环轮式自吸泵是将水环轮和水泵叶轮组合在一个壳体内,借助水环轮将气体排出,实现自吸。当泵正常工作后,可通过阀截断水环轮和水泵叶轮的通道,并且放掉水环轮内的液体。射流式自吸泵,由离心泵和射流泵(或喷射器)组合而成,依靠喷射装置,在喷嘴处造成真空实现抽吸。

  补充说明一下,氟塑料自吸泵包括氟塑料合金自吸泵、FZB氟塑料自吸泵两种,大部分与内燃机配套,装在可移动的小车上,宜于野外作业。

  首先,泵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的:

①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同;

②查明管道泵和共轴泵的转向;

③各固定连接部位应无松动,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;

④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预润滑;

⑤各指示仪表,安全保护装置均应灵敏,准确,可靠;

⑥盘车应灵活,无异常现象;

⑦高温泵在试运转前应进行泵体预热,温度应均匀上升,每小时温升不应大于50℃;泵体表面与有工作介质进口的工艺管道的温差不应大于40℃;

⑧设置消除温升影响的连接装置,设置旁路连接装置提供冷却水源。

  其次,氟塑料离心泵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
①禁止无水运行,不要调节吸人口来降低排量,禁止在过低的流量下运行;

②监控运行过程,*阻止填料箱泄漏,更换填料箱时要用新填料;

③确保机械密封有充分冲洗的水流,水冷轴承禁止使用过量水流;

④润滑剂不要使用过多;

⑤按推荐的周期进行检查。建立运行记录,包括运行小时数,填料的调整和更换,添加润滑剂及其他维护措施和时间。对泵抽吸和排放压力,流量,输入功率,洗液和轴承的温度以及振动情况都应该定期测量记录。

⑥泵的主机是依靠大气压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的,而大气压zui多只能支持约10.3m的水柱,所以泵的主机离开水面12米无法工作。

 

版权与免责声明: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好博体育设备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好博体育设备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好博体育设备网www.foodjx.com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好博体育设备网www.foodjx.com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101号